舞剧《胡笳十八拍》,以肢体语言再现蔡文姬的千古绝唱
由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倾力打造的大型民族舞剧《胡笳十八拍》将于11月26日至27日在武汉琴台大剧院连演两场。该剧以东汉才女蔡文姬的传奇人生为脉络,通过舞蹈艺术展现其在家国离乱中的情感挣扎与民族融合的历史贡献。
由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倾力打造的大型民族舞剧《胡笳十八拍》将于11月26日至27日在武汉琴台大剧院连演两场。该剧以东汉才女蔡文姬的传奇人生为脉络,通过舞蹈艺术展现其在家国离乱中的情感挣扎与民族融合的历史贡献。
2025年和田十月文化月——“昆仑之韵 情润和田”主题文艺会演前不久在新疆和田影剧院启幕,舞剧《五星出东方》又一次赢得热烈掌声。这不禁让我想起2021年这部舞剧首次登台时的场景,历经两年创作的心血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收获了最甘甜的果实。如今,在北京演艺集团委派的
越来越多的舞剧,谢幕出圈,正剧拉垮。人们刷到了谢幕切片的“技能高光”,被“卡司舞者”扎实的基本功和瞬时爆发力所吸引,买票走进剧场,期待整部作品能够拥有同样的精彩密度与情感强度。然而,当大幕真正拉开,舞台上缓慢拖沓的叙事、模糊难辨的人物、意犹未及的身体、结构失衡
近日,我国舞台艺术领域的政府最高奖项文华奖揭晓第十八届评选结果,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荣获文华剧目奖。自2021年首演至今,这部作品已在41座城市,完成了400场巡演,近60万观众走进剧场感受经典魅力,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成为近年来舞台艺术领域的口碑佳作。日前
当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的悟道历程与现代舞剧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艺术火花?11月14日至15日,由贵州省歌舞剧院创作的大型原创舞剧《王阳明》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隆重上演。该剧在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由
——可是,当“16场2万张票”被欢呼为“国潮凯旋”,你可曾想过:我们送出去的究竟是“功夫名片”,还是“精装土特产”?观众买单的是东方神秘,还是艺术本身?如果票房数字就能定义“出海成功”,那下一波会不会直接把广场舞包装成“非遗”送上去?
由贵州文化演艺集团出品、贵州省歌舞剧院制作演出的舞剧《王阳明》即将在2025年11月26日登陆永康广电大剧院。该剧入选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贵州省孔学堂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2024贵州省文艺精品扶持项目。作品邀请著名青年舞蹈家、导演王亚彬担任导演,
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舞剧《水月洛神》即将在深圳保利剧院上演——郑州歌舞剧院作品《唐宫夜宴》中可爱的“唐朝少女”化身“洛水女神”,演绎一段荡气回肠的中原传说。
11月14、15日,贵州省歌舞剧院大型原创舞剧《王阳明》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演,此次演出正式竞逐第三十四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展现贵州原创力量的艺术追求。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通知,公布了审核增列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名单。北京师范大学成功增设舞蹈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并发布了2026年舞蹈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至此,具备“舞蹈专博”培养资格的高校已达5所。
11月14日至15日夜晚,厦门嘉庚剧院流光溢彩。经过全新制作升级的舞剧《千手观音》在鹭岛舞台盛装亮相,以面向当代的艺术表达重释“慈悲与善念”,吸引众多市民与艺术爱好者走进剧院,在金色光影中共赴一场心灵之约。
12月5至6日,舞剧《天工开物》即将在广州白云会议中心・世纪大会堂连演两场。自2024年巡演开启以来,该舞剧即将第三次登陆羊城。
当熟悉的旋律再度回响,当台下的掌声再次雷动,11月13日晚,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美琪大戏院迎来了里程碑式的演出节点——第800场纪念演出。这部由上海歌舞团创排的“现象级”舞剧,以创新编导手法拓展了舞剧表现形式。从最初的“大片即视感”到后来拍摄成电影再度“破
11月13日晚,上海“现象级”舞剧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在美琪大戏院迎来第800场纪念演出。由朱洁静、王佳俊领衔的“全A组”豪华阵容登台亮相,全体演员以“百场如一”的精彩演绎再度感动全场观众。
红星新闻网(记者 李慧颖)11月13日报道“物自天生,工开于人”。舞剧《天工开物》再赴蓉城,2026年1月30日-2月1日将在四川大剧院连演三场,并于11月18日11:18重磅开票!
11月13日晚,这部“现象级”舞剧在美琪大戏院上演800场纪念演出。以王佳俊、朱洁静为首的“全A组”主演悉数登台,和观众共同庆祝这一特殊时刻。
2025年11月4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在重庆举行。闭幕式上正式揭晓了第十八届文华奖获奖名单,广州原创舞剧《醒·狮》从全国参评的428部作品中脱颖而出,是继第十七届文华奖广州斩获三项“文华单项奖”后摘得重磅的“文华剧目奖”,为即将胜利召开的第十五届全国运
17名女孩围着一只巨大的“蒸笼”,如浪花一般起落、跳跃、舒展,用灵动的舞步演绎农家民俗场景。这群来自太原市聋人学校的孩子,在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的舞台上翩然起舞,令不少观众动容。
各地剧场持续“降雨”,全球15国、200万观众认证的“人生必打卡LIVE”,2025年在中国带来的场场高能演出,专业性拉满,他们以“雕塑艺术”一般的身体,以水幕为媒介,实力诠释“力与美的融合”——肌肉线条在雨水中迸发惊人的张力,每一秒都宛若视觉大片,每一帧都以
10月31日晚,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的2025年中关村舞剧展演季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正式拉开帷幕。